• 资讯
    让开会这件事好玩又“有病”,微软还真做到了 把开会变成大课,把同事们变成一群熊孩子…… 有没有算过,从疫情开始到现在,你已经开过了多少次远程视频会议?有多久没有和那些曾经并肩奋战的同事,共处一室商业互吹/互掐了? 根据一项调查,全球受访者中有将近六成认为远程办公降低了他们和同事之间的连接感,这个比例在中国高达70%,全球领先: 由于疫情的影响,视频会议已经成了人们工作当中躲也躲不开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想一下:是不是现在每次要打开 Zoom 的时候,都感觉格外疲劳,就像赶紧把这个会开完,好去真的完成一些工作……? 唉,有这样想法的并不只你一个人。微软最近几个月对受访者进行了脑电波测试,发现远程会议造成的压力和疲劳感,比非会议类的工作显著更高:一般在远程会议开始两个小时之后,参会者就已经出现疲劳;如果日程表排满了会议,一般人开始工作两个小时后就会开始感觉到明显的压力。 这种比正常工作开会来的更快的疲劳感,也有其科学解释,主要这么几条: 首先,视频开会,所有人的画面都会出现在屏幕上,意味着参会者需要比在普通开会时保持更长时间的专注(否则会被老板看见走神……) 其次,普通开会的时候,你能够通过一些非语言的暗示,比如人们的眼神、小动作,来感受整个会议室的氛围,这些在视频会议里基本都看不到了; 以及,主流视频会议软件现在都支持分享屏幕,方便讲 PPT,但是此时的你作为演讲者,是无法看到(或者很难看清楚)其它参会者的表情,无法从他们那里获得反馈。 ——上述这些小问题,虽然单独看起来并不算严重,组合起来,却能交替强化视频会议令人感到疲倦的种种暗示,最终成为了当前重度依赖视频会议的远程办公,最大的痛点。 开会本来就累,远程开会更累,还累的更快。 怎么解决这些痛点?可能需要一些异想天开的主意…… 比如,你可能见过这样的视频会议: 人一多,就变成这个德行了,密恐都要犯了: 但是你见过这样的视频会议么?? 这是开会?这不是上大课呢么……?? 你没有看错,这就是微软的团队协作软件 Microsoft Teams 今天正式发布的新版本里的一个主要功能:Together Mode. 它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从平常的视频会议画面中自动抠出人像的部分,然后把人像重新叠加到一些取材于真实场景的背景画面上。上图中的这个礼堂就是可选背景之一(我更喜欢叫他“大课”模式……) 它最大的功效,是你在发言的时候,实际上变成了“站在台上”的一名真正的“演讲者”,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下面“听众”的表情、动作、反馈。 会议的参加者可以选择自己用哪种视图,所以就算其它听众采用常规的矩阵视图 (grid view),演讲者本人也可以开启“大课”模式。这样,好像演讲也能变得更加自然了呢。 当然,观众之间也可以进行一些奇怪又搞笑的互动: 硅星人参加这次微软发布会的群访时就感受了一下这个模式……怎么说呢,就感觉一帮参会者都变成了熊孩子吧,有上蹿下跳的,有拍别人脸的,好不欢乐啊…… 微软首席跨学科科学家 jaron Lanier 表示,Together Mode 能够让参会者感觉与其他人真正身处同一个房间,让会议更具互动性,让人们更容易关注到前面曾经提到的非语言暗示——这在人际互动中的重要性远比想象的高,大家居家办公太久之后才开始关注到这一问题。 接下来可能发布的还有一个咖啡店背景,满足那些已经好久没跟同事 coffee break 的朋友们,从效果图来看比较适合小规模的讨论,当然大家也可以开个视频会议一起喝咖啡聊天…… 不过说实话,与其说是咖啡厅背景,硅星人越看越感觉这个其实更像是面试的 setup…… Together Mode 的图像处理方面完全在云端进行,不利用用户设备本机的计算资源,不影响使用性能,视频会议的流量占用和普通会议没有区别。 “大课”模式随今天发布的 Teams 新版本推出,将在8月内全球上线。微软后续也会推出更多的可选背景。 轻松一下当然很好,不过也并非所有的会议都适合 Together Mode。这次发布的 Teams 新版对于常规的矩阵视图也进行了优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需求对版面进行个性化调整。 当前说话的人会有明显的视觉提示(黄色外框),视频会议也可以根据当前人员数量、摄像头开启、屏幕分享等情况,自动调整版面,这样就算一个会议有上百人同时视频接入,参会者也可以轻松注意到谁在讲话,听清她/他在讲什么。 微软还发现,很多人在视频开会时走神的原因是去查收和回复文字信息。所以在 Teams 的新版本里,用户收到的文字信息,将在视频会议界面弹出消息气泡,让用户开会不走神,同时也不错过重要信息。 现在的视频会议软件,技术都很先进,不过还是少了些“人味儿”。 为了改进这一点,微软加上了一个实时反应功能,类似于直播软件的“刷赞”。比如演讲者说得好,你可以给他刷赞,诸如❤️  👏  😊 之类的 emoji 会出现在屏幕上……让严肃紧绷的会议也能多点人文情怀: 还有一个新功能,是在 Teams 手机端上,现在可以用语音遥控小娜 (Cortana) 给同事发文件、订会议之类的了。 自然语言说出“我要把(xx文件名)发给谁谁”,如果存在多个版本的话,Cortana 还会跟你确认一下你要发哪个版本,可以说非常智能了! 因为远程工作,团队成员往往很难直观感受到彼此的情绪情况,导致工作中难免出现沟通事故,甚至出现隔阂。 现在 Teams 里增加了一个新的“情绪反馈扩展”,可以让 leader 们快速创建问卷,员工匿名汇报自己的本周情绪,了解他们针对某个特定话题的感受,比如工作生活平衡、项目推进的状态,或者对于事件或者团队内部变化的感受等等。 说了这么多纯“体验”的 Teams 新功能,我们还是要回到开会的本质:完成沟通、讨论事项,进而完成工作。 就像微软 CVP Jared Spataro 所说:一个会议的生命周期其实长于会议本身,在会议开始之前就已开始,在会议结束之后还会持续更长的时间。 所以首先,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保留会议的记录,提供给那些没有参加但需要了解最新会议精神,或者开了会但是没开完就走了(或者走神了)的同志。 包括 Zoom 等在内的主流视频会议软件都有录像功能,但是相信我:没有人会真的想去重看整个视频。人们真正需要的,往往是会议当中的某段,或者来自某人的发言内容。 所以,在 Teams 已经具备的实时字幕能力的基础上,微软又增加了一个全新的署名速记功能。 参会者的发言内容,不仅在字幕之前会加上她/他的名字;会议结束后,所有的发言记录也会自动生成一份速记脚本,保存成文本文档,在 Teams 上提供下载。说了什么,是谁说的,一看便知,并且对于内容搜索更加友好。 这个速记功能已经临近开发完成,将在今年内正式上线 Teams。微软还会针对速记功能提供实时翻译。这样跨国团队用一种语言开会,各地的参会者都能获得一份自己语种的速记文档。目前,速记支持的语言只有英语。 最后再同场加映一个 One more thing: 微软又做了一款新的硬件产品,而且是搭配 Teams 使用的:Teams Display。 Teams Display 是和包括联想在内的第三方设备公司共同开发的智能显示屏,包括触摸屏、扬声器、麦克风,支持 Cortana 语音控制——基本上和亚马逊 Alexa 的智能显示屏 Echo Show 一个意思,不过只能配合 Teams 使用,是一块严格“办公”的屏幕…… 放一台在办公桌上,就算不打开电脑,用户也可以直接在 Teams Display 上面参加视频会议、回复文字信息、访问日历、查看文件等等。设备是和电脑配对的,所以在 Teams Display 上正在进行的工作,也可以在打开电脑之后快速切换到电脑上继续处理。 Teams Display 包括了两个物理开关,一个对应摄像头,一个麦克风,可以确保使用时灵活调整隐私偏好。 本次 Teams 的重要更新,还有许多其它有趣、有用的功能没有提到。总的来说,这些新功能是为了实现三大目标: 帮助参会者增强联系感,减少疲劳感 让会议更具包容性、互动性,并且提高开会效率 简化工作、节约时间。至于能否真的实现这些目标,主要的新功能,如 Together Mode,微软做过了基于脑电波的科学实验,至少会议的疲劳感有了很大缓解。其它功能,则要看上线之后反馈了。不管怎么样,至少让开会这件事变得轻松一点、好玩一点,也是对备受2020铁拳锤击的各位,带来了一点安慰吧…… 来源:哈里斯民调、微软
    资讯
    2020年07月17日
  • 资讯
    【美国】劳动力通信软件SocialChorus完成1亿美元投资 加州旧金山SocialChorus宣布获得1亿美元投资,由Sumeru Equity Partners领投。 (The Leading Workforce Communications Platform)劳动力通信SaaS领域的领导者SocialChorus今天宣布,Sumeru Equity Partners(SEP)--一家专注于增长的技术投资公司--与现有投资者一起,牵头对该公司进行了1亿美元的投资,以加速增长和产品创新。该交易的其他条款并未披露。 此次投资将使SocialChorus继续保持2018年和2019年同比增长50%的显著势头,并在2020年加速增长。如今,数百家客户使用SocialChorus--包括财富50强中的10家--为他们的劳动力通信提供动力,通过世界上最先进的通信平台将他们最重要的公司信息传达到165个国家的数百万工人。通过SocialChorus,企业可以在平台上创建和发布通信,自动将这些内容发送到任何员工渠道,包括移动应用程序、内部网、电子邮件等,并衡量各渠道的影响。 作为投资的一部分,大股东SEP安排负责人John Brennan、George Kadifa和Mark Haller加入SocialChorus的董事会。"SEP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劳动力通信市场的发展,SocialChorus一直是该市场的领导者和先驱者,"Brennan、Kadifa和Haller说。"由于工作场所的快速转变,随着COVID-19的出现,这种转变只会加速,我们相信SocialChorus的下一代软件将成为客户的宝贵资源。我们非常热衷于与Gary和SocialChorus团队合作,引领持续增长的新篇章。" 随着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SocialChorus最近的增长得益于大型企业正在进行的数字化转型。根据麦肯锡的一项调查,70%的企业转型计划没有达到目标;因此,在IDC预测企业今年将在数字化转型上花费1.3万亿美元中,有超过9000亿美元可能被浪费掉。这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支持它们所需的数字能力。 "数字化转型依赖于人的转型,只有当一个组织的通信基础设施能够使他们接触、调整和动员所有的人时,数字化转型才能发生。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SocialChorus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董事Gary Nakamura说。"在SocialChorus,我们很高兴能与SEP合作,扩大我们市场领先的产品创新、客户成功和进入市场的战略,以满足当今全球企业的需求。" 随着大型企业努力应对自身的变革举措,拥有一个能够提高现有技术投资回报率的劳动力通信平台至关重要。SocialChorus允许业务、IT、人力资源和通信团队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并围绕关键业务目标进行动员,以实现这一广泛的转型。 "SocialChorus与Microsoft Office 365的结合使我们的通信团队和职能领导能够向所有护理人员发布、定位和简化内容和信息的交付--跨越我们的微软终端,"普罗维登斯健康与服务公司首席信息官BJ Moore说。"此外,统一的分析使我们有能力显示通信如何推动我们的战略举措,包括我们的数字化转型。" SocialChorus的财务支持者Kohlberg Ventures和Arrowroot Capital将继续作为公司的重要投资者,与创始人和管理层一起。GCA Advisors担任SocialChorus的财务顾问,而Union Square Advisors担任SEP的财务顾问。  
    资讯
    2020年07月16日
  • 资讯
    【中国】企业互动学习SaaS平台UMU获得高成资本近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 近日,企业学习科技(Learning-Tech)领域领先SaaS平台UMU完成亿元级人民币的B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高成资本独家领投。UMU成立于2015 年,在创立之初就以服务全球用户为使命,构建了一个可灵活扩展的全球架构体系。UMU以企业互动学习平台SaaS 切入市场,凭借效果导向的产品和功能、创新的AI技术应用、优质的服务,迅速打开了全球市场。教育、医药、金融、零售、制造、专业服务等行业诸多国内外领先企业都在全面使用 UMU作为企业内外赋能的学习平台,世界500强中60家已成为UMU企业客户。随着认知科学发展、移动互联网普及,企业对内外部组织与人才的赋能方式与效果衡量发生了重大变革。UMU通过学习科学与学习技术有效结合,以“效果学习 - Performance Learning”为关键产品价值导向,实现了产品与市场高度契合。如今,UMU已经发展成为以企业学习平台SaaS服务为核心,连接企业内外部多种工作流为一体的SaaS协同赋能平台,为企业人才发展、经销商赋能、用户赋能等方面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企业级产品的标准化一直是SaaS市场的难题。UMU创始人李东朔认为,将企业学习的最佳实践产品化,才能实现交付能力的标准化。抓住企业学习底层逻辑,才能实现业务规模化。截止到2019年底,全球200多个国家与地区超过7000 万用户在使用UMU的产品与服务。公司收入增长迅速,SaaS合同额连续3年保持近200%增速,SaaS续费率远超100%,近50%收入来自于美国、日本等海外市场。今年因疫情影响,企业迫切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达到内外协同与降本增效的关键诉求。企业通过UMU将培训转到线上,全面覆盖新员工入职学习、销售赋能、门店培训、领导力发展等各个场景,同时推动员工学以致用,通过UMU平台带来生产力提升与绩效改变。另外,UMU也因为便捷的操作、有效果的学习,成为众多培训师和公立学校教师们首选的全场景、一站式教学工具。对于本轮投资,高成资本创始合伙人及CEO洪婧女士表示:“我们认为,好的企业级软件是管理最佳实践在新技术条件下的固化。当前中国企业服务市场面临着IT化、SaaS化、移动化、AI化“四化合一”的历史机会,但很多领域客户的普遍需求还尚未被充分抽象,管理最佳做法还没有被完整提炼,产品的标准化还任重道远,这些都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机会。我们很惊喜地看到,全球诸多世界级领先企业高度认可 UMU基于学习科学的效果学习理念与标准产品解决方案。高成资本希望通过本轮投资助力 UMU成为全球学习科技Learning-Tech领域的领导者,帮助更多企业在赋能方式上实现全面升级。UMU 近年来业务规模在全球飞速发展、现金流充裕,这不仅证实了它的商业模式,而且显现出巨大的成长性。值得一提的是,在用户与收入高速增长的背后,UMU团队一直保持在合理规模,人效非常惊人。这让我们对于 UMU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创办UMU 前,在Google工作7年的UMU创始人及 CEO李东朔,将全球化视野、硅谷文化与价值观赋予了UMU。李东朔坚持长期主义、以价值为衡量,一直以创办可以供其他企业效仿的企业为创业成功的最高标准。李东朔表示:“高成资本的投资,是对 UMU的产品、商业模式和价值观的莫大肯定。高成团队对企业服务行业有深刻认知和洞察,其耐心专注、创造长期价值的精神与UMU高度契合。UMU 一直引领的以效果为导向的学习项目设计与体验深受企业青睐,UMU的用户和收入保持强劲增长。本轮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公司卓越人才扩充与组织发展,从而加速产品创新与交付升级。”此前,UMU已经完成了数轮融资:UMU成立之初就获得了著名天使投资人王刚先生的天使轮投资与Pre-A轮投资;2019年,UMU获得了教育龙头好未来集团旗下好未来共赢基金与厦门政府引导基金数千万人民币A轮投资。
    资讯
    2020年07月16日
  • 资讯
    Jobvite收购Predictive Partner的团队,加速AI创新发展。 Jobvite Acquires Predictive Partner Team to Accelerate AI Innovation 领先的端到端人才招聘套件Jobvite(www.jobvite.com)今天宣布收购Predictive Partner的人工智能(AI)和数据科学团队。Predictive Partner的首席执行官Morgan Llewellyn将担任Jobvite的首席数据科学家,并监督一个通过自动化、预测分析、数据科学、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光学字符识别来利用AI的团队。 "作为第一家同时引入机器视觉生成'魔法简历'和候选人去识别技术以减少聊天记录中的筛选偏差的供应商,我们了解人工智能为人才招聘专业人士带来的潜力,"Jobvite首席执行官Aman Brar说。"摩根和预测合作伙伴团队的加入将帮助我们的客户从Jobvite人才招聘套件中获得更多价值。通过将原生人工智能编织到我们软件的各个方面,我们将提供的不仅仅是功能--我们将为各种规模的人才组织提供智能自动化、智能消息传递、候选人匹配和数据驱动的招聘决策的未来。" "今天,许多公司将AI和分析视为特定产品中的附加功能,"Llewellyn说。"这些孤立的尝试未能理解和考虑不同工作流程之间的复杂关系,从采购到申请、面试、招聘和内部流动。人才招聘中人工智能的未来在于一个统一的方法,它可以在从潜在客户到员工的整个候选人旅程中学习。Jobvite将使用这种统一的方法来提供更多的透明度,提高自动化程度,减轻偏见,并改善候选人的体验。Predictive Partner很高兴能加入Jobvite团队,帮助招聘人员改善流程和结果,同时提供更好的候选人体验。" 在被问及评论时,Aptitude Research Partners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Madeline Laurano表示:"在一个拥有许多零散创业公司的行业中,Jobvite收购Predictive Partner团队,并使人工智能成为Jobvite人才招聘套件的固有部分,对其客户来说是非常好的。" 在收购的同时,Jobvite还宣布推出增强型候选人参与度评分和智能候选人匹配功能。增强型候选人参与度评分将帮助人才招聘团队通过对每个候选人的一目了然的参与度指标,更好地衡量候选人的兴趣。智能候选人匹配将使招聘人员能够通过减少从大量候选人中识别合格候选人所需的时间来扩大工作规模。通过智能候选人匹配,招聘人员可以专注于具有成功所需技能和经验的人才,同时快速识别出可能更适合其他空缺职位的候选人。 Predictive Partner是一家领先的数据科学公司,致力于解决关键的商业问题。利用预测分析、数据科学、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Predictive Partner为客户实现了变革性的商业成果。由经验丰富的博士数据科学家组成的团队模式,使客户能够以低风险和高可靠性的方式部署和扩展其数据战略。
    资讯
    2020年07月14日
  • 资讯
    【评选】2020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创新奖(HRTechChinaINNO Awards)正式启动,9月深圳揭晓 2020年度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创新奖正式启动  HRTechChina从成立以来,一直推广和传播最新的人力资源科技方面的新知、项目、动态、技术等等,更是致力于推动中国人力资源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今年疫情以来,间接推动了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和在线化的快速发展,虽然全球经济受此影响陷入巨大的不确定性中,对于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加快变革与创新,同时对HR科技产品创新提出来更敏捷的要求,在中国市场中,以中国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应对疫情和不确定性,有着不少的创新产品和实践管理。 创新需要勇气,HRTech的创新更加需要市场环境与HR行业和企业相互协同和支持。我们也看到HR行业的同仁,奋不顾身的投入其中,而评选奖项可以更加进一步的激励创新、探索和冒险精神! 为能够进一步的推动这种氛围,HRTechChina从2019年就特别发起 “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创新奖” ,旨在表彰中国HR科技机构和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与团队的创新应用和管理实践! 当你行走在深圳,你就能够感受到这个城市散发的活力、创新精神和勇气。 让我们9月9日深圳一起揭晓吧! 2020年度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创新奖 HRTechChina INNO Awards 2020 奖项设置  ·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创新实践奖 ·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创新团队奖 ·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创新产品奖 参与提名:7月15日-8月30日 公开投票阶段:8月21日-8月28日(部分项目) 奖项揭晓: 9月9日 (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年度论坛·深圳) 2020年度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创新奖 颁奖时间:9月9日 (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年度论坛·深圳) 颁奖地点:深圳 提名地址:http://hrnext.cn/FPmNR 参与评选的理由: INNO-创新永不落伍的标签 构建和宣传公司和产品及服务的华丽舞台和绝佳渠道 人力资源科技产品与企业需求直接对接的良好时机 全球化的人力资源科技传播方案和途径 案例将加入HRTechChina案例库,并通过平台广泛宣传和阅读 线上线下参与主办方的分享活动,全方位的曝光机会 提升企业曝光率,加强其在细分领域内的卓越表现的影响力 成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各领域需求市场的最佳选择 最大化利用评选结果,进行对产品的对外市场宣传 发挥在其领域的领导作用,促进产品创新和行业发展 参与评选的基本要求: · 所有提交案例和产品必须在过去12个月以内。 · 过往没有任何负面新闻和行政处罚 · 创新实践需产生实质的结果 · 所有案例均需提交视频分享 · 可以非常垂直且深入聚焦单独问题 · 其他补充事宜 联系我们: 关于评选:科科  微信:HRTechina 市场商务:Annie  微信:18621292818 邮件地址:hi@hrtechchina.com 2020年度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创新奖 颁奖时间:9月9日 (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年度论坛·深圳) 颁奖地点:深圳 提名地址:http://hrnext.cn/FPmNR
    资讯
    2020年07月13日
  • 资讯
    【中国】Worktile完成B+融资,希望做中国的Atlassian 近日Worktile宣布完成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亿联凯泰基金领投,老股东斯道资本、宽带资本跟投。该轮融资将用于公司产品技术研发及市场拓展。 Worktile是企业服务领域协同办公赛道中的先发的公司,成立6年来,Worktile 服务了来自互联网、 电商、游戏、教育、外贸、零售、 金融、地产在内的 30 多个行业,付费企业近 4000 家,用户超 50 万,在用户群体中积累了良好的口碑。 过去几年,Worktile一直专注于协作办公场景,主要产品是任务与项目协作系统。通过调研产品的用户画像行为,Worktile发现,用户主要集中在研发场景。在该场景中,提升研发效能是许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市场中缺乏一款真正符合中国企业研发习惯的SaaS工具。 基于这样的观察,Worktile将接下来重点产品的定位聚焦在研发领域,并于去年11月陆续上线了包括Agile、Testhub、Wiki等研发系列产品,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更专业的敏捷研发管理平台,提升研发效能,助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布产品。 研发线产品的目标用户群是研发团队在 50-300 人之间的腰部科技公司。客户可以单独购买某一模块或者全系列的产品。4 类产品在销售上可以独立但是同时在场景上联系紧密,从前端的敏捷开发,到后面的测试管理,以及全局视角的项目集管理和知识库沉淀,构成了研发全流程最小的闭环流程。 Worktile接下来会坚持以“通用协作+软件研发”两条产品线并行发展,希望为客户提供以软件开发和协作为基础的企业产研工具。 从全球市场来看,Atlassian凭借以Jira和Confluence为代表的研发管理工具在海外市场占有很高的领先优势,在中国Jira的年销售额也在上亿元,主要服务于大型企业。随着科技国产化趋势更强,国内公司对研发协作的工具基础设施的投入也将增加。Worktile将立足国内 1000 万软件开发者群体,打造世界级的敏捷开发与研发管理工具矩阵。 对于此次融资,Worktile CEO 王涛认为: Worktile收获了数千家中大型付费企业客户的信赖,Worktile帮助用户实现更好的协作,支撑不同行业与场景的工作流程和项目协作,沉淀知识库,数字化管理。同时,我们也在软件开发与研发效能领域建立了广泛的客户认知和口碑,从通用协作基础上切入软件开发协作垂直领域水到渠成。研发管理将成为Worktile的第二增长曲线,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研发专业人才遍布在不同的领域和行业,也预示着研发管理赛道将成为对标海外千亿美元市场的巨大机会,我们将不断打磨世界级的产品,让1000万软件开发人员的工作更加简单、高效与智能。本次亿联凯泰基金的新一轮融资,将助力Worktile在新赛道实现新突破,成为国内软件开发与协作领域的领导者。同时,亿联网络也将给Worktile团队带来持续的产品、业务到管理方面宝贵的经验和洞察,助力公司持续健康迭代。 本次融资的领投方亿联凯泰人工智能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卢荣富先生表示: 在智能经济时代,以5G网络、AI、大数据、云计算和云服务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逐步在各个行业应用,企业组织形态和企业办公协作形式将发生改变,一个扁平化与网络化、无边界、分布协同、动态开放的企业组织形态将催生新的智能办公和协作需求。此次亿联凯泰对Worktile的战略投资,是公司积极布局企业通信与协作生态的重要一步。亿联网络与Worktile都深度聚焦企业协作领域,且拥有相似的企业基因,即求真务实、保持专注,崇尚通过技术领先、体验友好的产品帮助企业提升效率及竞争力。亿联凯泰人工智能创业投资基金希望通过此次投资行为,助力Worktile打造以产研团队为核心、面向企业研发场景的全流程协作SaaS工具矩阵和生态,帮助企业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来源:36氪
    资讯
    2020年07月13日
  • 资讯
    【市值榜单】最新中国人力资源上市机构市值榜单(图)-最大看点趣活美国上市,市值6.55亿美元,国内排第四 上周五美股收盘后,中国人力资源上市机构市值榜单(每周五收盘更新)是帮助大家及时了解资本市场变动的周报榜单。通过简洁的图示表达整体情况,目前仅收录的是主板(美股、港股、创业板。新三板等暂不收录)上市的机构。 中国人力资源上市机构市值榜单,每周五美股收盘后更新,市值以美元计价排名。股价以上市所在地币种为单位。 本周核心动态: 本周最大的看点应该是趣活7.10在纳斯达克上市。趣活发行价10美元/股,共发行330万股,开盘价格15.31美元,涨幅53.1%,期间一度攀升至22.99美元/股。截止收盘趣活股价为12.77美元,上涨27.7%,市值为6.55亿美元。软银中国认购16万股合计160万美元,比原来200万略低。原计划发行270万,但实际发行达到330万,超过预期。 强生控股股票本周大涨,为此持股40%的上海久事集团回应无重大异常发布。强生控股董事会回应称暂无进展,相关工作未完成。 科锐国际本周7.9号迎来“人生巅峰”股价最高48.51元,同时本周持股7.811%股东杭州长堤已经累计减持1.047%的股份,减持后依旧持有6.764%的股份。一个减持的最好时机来了。 猎聘本周股价波动较大,成交额基本不多,所以属于基本稳定的状态。 人瑞人才和万宝盛华大中华基本波动不大。 详细请看下面榜单
    资讯
    2020年07月13日
  • 资讯
    【中国】中智关爱通完成人民网文化产业基金和上海国际集团联合投资的新一轮超亿元融资 近日,中智关爱通(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爱通,871282.OC)新一轮股票发行正式落定。7月9日晚间,全国股转市场公告显示,中智关爱通成功引入人民网文化产业基金与上海国际集团两大战略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超亿元,进一步夯实互联网+员工服务细分行业的龙头地位。 作为央企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有限公司旗下企业,中智关爱通多年来一直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参与者与人力资源服务转型升级的推动者。此次融资完成后,人民网文化产业基金和上海国际集团将与原有股东中智上海、中信产业基金等,充分利用各自产业资源优势,支持关爱通在“新人力”领域的创新发展和布局。 人民网作为国内第一家整体上市的中央级媒体,凭借资本+技术双轮驱动,正力争成为内容科技(ConTech)领军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投资让人民网和关爱通合作更加紧密,进一步促进“新人力”服务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上海国际集团下属国鑫创投是本次引入的另一重要战略投资者。上海国际集团是上海重要的金融国资平台和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专业平台,国鑫创投是上海国际集团的金融科技投资平台,此次战略入股中智关爱通,将为中智关爱通加入“上海基因”。相关负责人表示,关爱通在人力资源领域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基于账户管理系统,提供千企千面、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创造了丰富的“新人力”应用场景。该模式将为上海建设全球人才高地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通过资本运作与战略合作,中智关爱通有望借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春风,积极探索推进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创新融合,构建与未来发展相匹配的“新人力”数字化平台和生态体系,力争成为国企“科改示范行动”的尖兵。
    资讯
    2020年07月13日
  • 资讯
    解读:灵活用工服务【趣活QH】成功上市,募集3300万美元,截止收盘市值6.55亿美元,排名中国人力资源上市公司市值第四! 2020年7月10日周五美西时间,2012年成立的劳动力运营解决方案平台「趣活」正式以“QH”为代码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趣活发行价10美元/股,共发行330万股,开盘价格15.31美元,涨幅53.1%,期间一度攀升至22.99美元/股。截止收盘趣活股价为12.77美元,上涨27.7%,市值为6.55亿美元。也成为中国人力资源上市公司市值第四位,超越人瑞人才5.58亿美元和万宝盛华大中华2.73亿美元的市值(排名和市值来源HRTechChina每周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源上市公司市值最新榜单)。 第一天股票整体成交额达到5000万美元,换手率达到6.48%。 趣活本次发行股票中,软银中国认购16万股合计160万美元,比原来200万略低。原计划发行270万,但实际发行达到330万,超过预期。合计融资3300万美元(不含发行手续费等相关费用),管理层承诺180天内不抛售股票。趣活创始人兼董事长、CEO虞阳此前表示,本次美国投资者对趣活的认购热情很高,在本次认购趣活股票的机构中,美国投资者的比例占到了80%左右,这在低于1亿美元融资额的中小盘IPO中是比较罕见的。 趣活的创始人主要来自DHL物流公司虞阳、杨树轶和巴朕,百度和软银加持投资,目前百度依然是其最大机构股东占比超过12% 。在2019年,趣活营收20.6亿元,其中即时餐饮配送业务占比98.6%。同时覆盖26个省,73个城市,511位全职员工。或者我们简单可以将目前的趣活简单理解为一家骑手外包服务公司。 趣活上市为自身发展募集了发展所需资金,同时树立良好的公众上市公司品牌形象,建立了通畅的募资渠道和平台,为接下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也可以预见未来类似以灵活用工业务辅助科技赋能概念的劳动力解决方案公司会越来越多上市。 HRTechChina为您呈现~  
    资讯
    2020年07月11日
  • 资讯
    CEO和COO在HR Reporting方面的10个主要期望 因为作者长期专注于帮助HR利用他们的人力资源数据提供更好的业务成果,阐述了作者认为CEO和COO在人力资源数据报告方面的10个关键期望。 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运营官对人力资源报告的10个期望值 了解脉搏--对公司组织和员工健康状况的顶线指标(人员不足、人员过剩、参与度、周转率等)要有信心和可信度。 了解你的东西--虽然HR的运营指标(关于:薪资、招聘、薪酬与福利等)必须作为HR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进行量化、跟踪和优化--但不要指望其他人总是感兴趣,除非他们在特定时间受到影响。HR只需要在做好这些基本工作的同时,做到可信、可信赖。 要公正--从不偏不倚的事实开始,发掘优势和机会两个领域。然后转入了解重要话题的背景或潜在条件。 有证据--专注于阐明或揭穿CEO所面临的业务问题(包括战略和运营)中的人的方面,如人才管道、生产力、人员流动、薪酬等。 实事求是--确定切实可行的、可负担的、以投资回报率为导向的方案,以打造优秀的团队,提高生产力,执行业务计划。 保护公司风险--利用人力资源数据了解并降低基于人的风险(如未达到招聘目标的影响、准确预测招聘需求等)。 真正的合作伙伴--不要只是发现问题,要先发制人,合作制定解决方案,并衡量影响和进展。 在相关的地方要有洞察力--不要对那些与战略或运营无关的事情提供洞察力--要深入研究并提供可信的、以数据为驱动的故事情节,在任何特定的时间点上都是重要的。 优化员工终身价值--利用您的数据做出更明智的招聘决策,并留住关键绩效人员。了解您的最佳招聘来源在哪里,如何以最佳方式让他们达到预期的生产力,谁创造了差异化的价值,以及如何以最佳方式长期保留他们。 识别创造价值的机会--使用人力资源数据来降低风险,削减成本,并加速和直接促进公司的P&L。   Know The Pulse - be confident and credible with the topline company metrics on organizational and employee health (understaffed, overstaffed, engaged, turning over, etc). Know Your Stuff - while HR operational metrics (re: payroll, recruitment, comp & bens, etc.) must be quantified, tracked and optimized as part of HR’s day-to-day - don’t expect others to be always interested unless they are impacted at a given time. HR just needs to be credible and trusted in getting these basics right. Be Impartial - start with unbiased facts and uncover both areas of strength and opportunity. Then move into understanding context or underlying conditions in topics that matter. Have Proof - focus on articulating or debunking the people side of business issues (both strategic and operational) that the CEO is facing such as talent pipeline, productivity, turnover, compensation, etc. Be Practical - identify practical, affordable and ROI-driven programs to build great teams, drive productivity and execute the business plan. Protect Company Risk - use HR data to understand and mitigate people-based risk (like the impact of not hitting hiring targets, accurately forecasting hiring needs, etc.). Truly Partner - don’t just identify problems, be preemptive, collaborate on working on solutions and measure impact and progress. Be Insightful Where Relevant - don’t provide insight into things which aren’t of strategic or operational relevance - drill down and deliver credible, data-driven storylines in the things which matter at any given point in time. Optimize Employee Lifetime Value - use your data to make smarter hiring decisions and  retain key performers. Understand where your best sources of hires are, how to best onboard them to expected productivity, who creates differentiated value and how to best retain them for the long-run. Identify Value Creating Opportunities - use HR data to reduce risk, trim costs, and to accelerate & directly contribute to company P&L.
    资讯
    2020年07月11日